黄茶网
黄茶网

三叶青大叶与小叶区别 三叶青大叶与小叶区别图片

admin310

三叶青与金银花的叶子一样吗?

三叶青与金银花的叶子不一样的。

三叶青的叶片是一叶有三小叶,

而金银花的叶子是单叶对生叶。

三叶青叶片头尖尖的,

金银花的叶子头比较圆

三叶青大叶与小叶区别 三叶青大叶与小叶区别图片-第1张图片-黄茶网

三叶草与三叶青的区别

三叶草与三叶青的区别:

1.科属不同三叶草是草本植物,而三叶菜是豆科植物。

2.叶子不同三叶草是掌状三出复叶;托叶斜卵形,长4-8毫米,先端锐尖,基部圆,边缘具睫毛。而三叶菜是羽状三出复叶;托叶大,卵状披针形,先端锐尖,基部全缘或具1-2齿裂,脉纹清晰;叶柄比小叶短。

3.生长环境不同三叶草主要分布在温带至热带地区,并在湿润草地、河岸、路边呈半自生状态。而三叶菜全国各地都有栽培或呈半野生状态。生于田边、路旁、旷野、草原、河岸及沟谷等地。

关于三叶青

按药品标准及有关药籍规定,三叶青为葡萄科植物三叶崖爬藤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et Gilg的干燥块根,而土儿则为豆科植物土儿Apiaos fortunei Maxim.的干燥块根。虽说两者为不同科属的植物,但因其原植物形态较像,均属小叶草质藤本的块根,药材和显微特征亦相似,有的地区称土儿为黄皮三叶青,故极易混淆。

参阅有关资料并作实验比较,现将其区别要点简述如下:

1 原植物形态区别

三叶青:为草质攀援藤本。块根表面深棕色,掌状复叶互生,小叶3,叶边缘疏生具腺状尖头的小锯齿,无毛或变无毛,卷须对生。聚伞花序腋生;花瓣4,卵形,外面顶部有角状突破起;雄蕊4,雌蕊1,柱头4裂,星状展开。浆果球形,直径约6mm,种子1颗。

土儿:为缠绕草本。块根表面土黄色。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3~7,全缘,两面均被白色短毛,有托叶。花冠蝶形,有旗瓣,翼瓣,龙骨瓣之分;雄蕊9+1,雌蕊1,花柱细小。荚果条状扁平,长5~8cm;种子多数。

2 药材性状区别

三叶青:块根表面棕褐色至红棕色,有的皱缩,有须根痕、小瘤状突起或凹陷;有的较光滑(广西产品)。断面类白色或淡粉红色(广西产品较红),有的可见放射状维管束。性凉无毒。

土儿:块根表面土黄色,有的可见横向突起的皮孔及点状须根痕。断面黄白色,形成层环和维管束不清楚。性平,有小毒。

3 显微特片区别

三叶青:横切面皮层散粘液细胞,直径36~140μm,内含草酸钙针晶束,部分皮层细胞含棕色物;韧皮部较狭窄,纤维断续略成环;形成层环和射线均较清晰;木质部导管稍多,伴有纤维,散有含针晶束的粘液细胞。粉末灰棕色或淡粉红色;淀粉粒直径7~55μm,复粒偶见,由2~3分粒组成;纤维壁厚;粘液细胞较多,类圆形或椭圆形,直径36~110μm,有的长径可达200μm,无色,内含粘液质,有的可见草酸钙针晶束;针晶成束或散在,长45~100μm,簇晶少见,直径10~39μm;导管具缘纹孔。

土儿:横切面未见粘液细胞和棕色物;韧皮部极狭窄,纤维断续成环;形成层环和射线均不明显;木质部导管稀少,仅在中心和近韧皮部处稍多,无纤维,无粘液细胞。粉末淡黄白色;淀粉粒直径5~20μm,复粒较多,多由2~3分粒组成,少数4~6分粒;韧皮纤维壁薄,有的壁撕裂状,少数似刺状物,有的可见纵或斜向纹理;未见粘液细胞和针晶束;少见棱晶;导管网纹,稀见具缘纹,偶见管胞。

4 应用区别

三叶青:未见本草记载,但近代药籍或某些药品标准(特别是炮制规范)有收载。其性凉味微苦;具清热解毒、祛风化痰、活血止痛的功能;用于治疗小儿高热、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咽喉炎、肝炎及病毒性脑膜炎。

土儿:始载于明《救荒本草》,近期使用较少。性平味甘;具消肿解毒、祛痰止咳的功能;主治百日咳、咽喉肿痛、乳痈、疮疖、毒蛇咬伤。

显然,三叶青(金线吊葫芦)与金丝吊葫芦仅一字之差,却是完全不同的植物,患者千万不可误食。

更多详细资料可以百度“中国三叶青育苗基地”进网站查看。

三叶草也分种类吗?

三叶草种类 三叶草属豆科牧草,全世界约有360多种,是世界温带地区最重要的豆科牧草类之一。三叶草类为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通常有三枚叶片,少数品种的植株有4-7枚叶片。最常见的三叶草有:白三叶、红三叶、杂三叶、绛三叶。 白三叶: 白三叶又称白车轴草,是一种匍匐生长型的多年生牧草,喜欢温凉、湿润的气候,最适生长温度为16℃-25℃,适应性比其他三叶草广,耐热耐寒性比红三叶及绛三叶强,适应亚热带的夏季高温,在东北、新疆有雪覆盖时,均能安全越冬。较耐荫,在部分遮荫条件下生长良好。对土壤要求不高,耐贫瘠、耐酸,最适排水良好、富含钙质及腐殖质的粘质土壤,不耐盐碱、不耐旱。 白三叶叶片上有“V”型斑纹,种子细小,单播每亩播量为0.25-0.50公斤,也可与多年生黑麦草、鸭茅、羊茅等禾本科牧草混播,白三叶与禾本科的混合比为1/2。白三叶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达24.7%,粗纤维含量低,干物质消化率可达75%-80%,是家畜、家禽、食草鱼类的极好饲料。过量采食白三叶会使反刍动物发生臌胀病,因此白三叶最适宜与禾本科牧草混播。 白三叶按叶片的大小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大叶型、中叶型和小叶型。大叶型和中叶型常用作牧草,小叶型常用作草坪草,市场上常用的大、中叶型品种有兰迪(Landy)、米罗(Milo)。小叶型有那努克(Nanouk)、瑞文德(Riverdel)。 红三叶: 红三叶又叫红车轴草,耐寒性及耐热性比白三叶略差,使用年限比白三叶短,适宜在我国北方较温暖地区及我国亚热带高山低温多雨地区种植。红三叶为丛生型,叶片及植株比白三叶大。 红三叶也有“V”形斑纹,种子比白三叶的种子稍大,单播播量为0.5-1.0公斤/亩,可与鸭茅、猫尾草等较高大的禾草混播。红三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种种家畜喜食,亩产鲜草2000-3000公斤,比白三叶略高,可青贮也可晒制干草,青贮时应在初花期刈割,晒制干草应在盛花期刈割。红三叶的栽培管理及对土壤的要求与白三叶同。 杂三叶与绛三叶: 杂三叶喜温凉湿润气候,生态习性与白三叶极相似,耐寒性及耐热性比红三叶、绛三叶强,耐旱性较差,但特别耐湿,在湿地可正常生长,也耐短期水淹。形态介于红三叶与白三叶之间,有主根,侧根多,根系入土浅,多根瘤。 营养价值及栽培技术与白三叶相似,亩产鲜草1500-2000公斤。绛三叶又叫地中海三叶草,是一种一年生三叶草,适应性较广,但不耐极端高温和严寒,适应的区域与白三叶相似。茎直立,植株较高大,但根系较浅。全株表面有茸毛,花为绛红色。营养价值及栽培技术与红三叶相似,亩产鲜草3000-4000公斤

大青叶和三叶青的区别

区别如下:

三叶青:三叶青的分布范围很广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西、福建等地区。从块根的外形而言,三叶青的表面光滑圆整呈褐色,年份长后呈会变成金黄色,形状一般是长条形的葫芦状。大青叶是清热解毒的药物,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作用。

大青叶:大青叶是苦寒之品,归心经、胃经,用于热邪入营的时候出现高热、神昏、斑疹,身上高热之后出现的出血点,有凉血、消斑的作用。

大青叶可以用于黄疸、肝炎、胆囊炎的治疗,也可以用于治疗热的痢疾。另外,大青叶可以用于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痄腮,也可以用于咽喉肿痛、咽喉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大青叶还可以用于下肢丹毒以及痈疮肿毒的疾病治疗上。

中药三叶青

全草均可入药,以地下块根和果实的药用效果最好。味甘、性凉,具有滋补功效。

标签:三叶青大叶与小叶区别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