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升麻三黄茶的家常做法?
升麻三黄做法:
[组成]升麻18克,生地15克,雨前茶12克,柴胡、白芷各6克,黄连、黄芩各3克。
[用法]上药加水同煎,去渣,取汁一次饮尽。
[功效]滋阴清热泻火。适用于头痛。
中药升麻性味辛甘微寒,具有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和升举阳气的功效。由于升麻性味辛,性能升散,具有发表透疹之功。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风热头痛以及麻疹初起,透发不畅。由于升麻性味微寒,所以具有清热解毒,可以治疗热毒所导致的咽喉肿痛,口舌生疮以及皮肤疮痈肿毒。中药升麻药性升浮,所以可以升提脾胃清阳之气,可以治疗中气下陷,以及气虚神疲之症。
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内服可用于治疗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用可治疗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中医学认为,黄芪甘、微温,归脾、肺经。黄芪具有补气健脾、利尿消肿、托毒生肌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久溃不敛等病症。
黄茶发展
说到黄茶,可能很多人不是很了解,对于它的由来,也是更加迷惑,这还要从绿茶工艺讲起……
最早人类对茶的“收藏”,采用晒青方式,可以更好储存或者运输,但面临的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太阳,该如何干燥茶叶呢?随着人们对茶叶的需求量增加,就算没有太阳,可能利用了早期出现的“甑”(古代的炊具)来蒸茶,于是就有了原始的“蒸青”。蒸完以后,又面临着干燥问题,于是发明了锅炒和烘焙至干的方法,从而产生了原始的“炒青”和“烘青”。云南哈尼族中的老年人还保留着吃蒸茶的习俗。这些原始的晒青、炒青、烘青、和蒸青茶,在秦汉以前的巴蜀地区可能都已经出现。
到三国魏时,在原始散茶的基础上发明了原始形态的饼茶,将采来的茶叶先做成饼,晒干或者烘干,饮用时,碾末冲泡,加佐料调和作羹饮。
到了唐代,蒸青作饼的制法已逐渐完善,有大有小。宋代时,制茶技术发展很快,宋太平兴国时,特置龙凤模造团茶,龙凤茶盖始于此。继龙凤茶之后,仁宗时蔡君谟又创造出小龙团,自小团茶出,龙凤茶遂为次。大观年间,又创制出了三色细芽(御苑玉芽、万寿龙芽、无比寿芽),均为采摘细嫩芽叶进行制造。
明代时,团饼茶的一些缺点,比如耗时费工,水浸榨汁有损香味等,逐渐为茶人所认识,因此改蒸青团茶为蒸青叶茶,当时,促成这种变革的重要人物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二十四年九月十六日下了一道诏令,废团茶兴叶茶,由于有了这道朝廷诏令,从此蒸青散叶茶大为盛行。
到了清代,各茶类散叶茶不断发展,贡茶精益求精技术的影响下,各种名茶大量涌现。与此同时随着边销茶需求量增加,传统的紧压茶也有了很大发展,如湖南的黑砖茶,湖北的青砖茶,四川的康砖茶,广西的六堡茶,云南的七子饼茶等都有想当的生产量。这是古代团饼茶的继承和发展。
唐、宋时期以蒸青茶为主,但也开始萌发炒青茶技术。唐代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开头几句“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嘴。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新芽连拳半未舒,自摘至煎俄顷余。”说明了采下的嫩芽叶,经过炒制,满室生香,而且炒制花费时间不长,这也是至今发现关于炒青绿茶最早的文字记载。因此也证明,炒青绿茶自唐代已始有之。
经过唐、宋、元代的进一步发展,炒青茶逐渐增多,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在《茶录》、《茶解》、《茶疏》中都有较详细的记载。
上诉炒青绿茶制法大体是,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这种工艺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非常相似。
自明代炒青绿茶盛行以后,各地茶人对炒制工艺也不断创新,当绿茶炒制工艺掌握不当,例如炒青杀青温度低,蒸青杀青时间过长,或者杀青后未及时摊凉、揉捻,或揉捻后未及时烘干、炒干,堆积过久,都会使叶子变黄,产生黄叶黄汤,类似后来出现的黄茶。因此推测黄茶的产生可能是从绿茶制法掌握不当演变而来的。
三黄茶是指哪三样
1.
黄芽茶 黄芽茶,采摘标准为单叶或一芽一叶,通过传统工艺精制而成。黄芽茶的品种分别有:湖南岳阳的君山银针、四川雅安的蒙顶黄芽和安微的霍山黄芽等。黄芽茶因加工技术不同,形状上有着明显差别,如君山银针,形细如针、芽头肥壮、满披...
2.
黄小茶 黄小茶是采摘细嫩的芽叶,多为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为原料经过加工制作而成。黄小茶的品种有湖南宁乡的沩山毛、湖北远安的远安鹿苑和浙江温州的平阳黄汤等。黄小茶的成茶,外形芽壮叶肥,毫尖显露,色泽金黄。
3.
黄大茶黄大茶要求大枝大杆,鲜叶采摘的标准为一芽四五叶。品种主要有安微皖西的金寨黄大茶、安微霍山的霍山黄大茶和广东湛江等地的广东大叶青等。黄大茶,芽叶肥厚成条、梗长而壮、梗叶相连;色泽金黄鲜润。
黄茶怎么泡好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黄茶。黄茶是健康的茶饮,成茶形状条索扁直,芽壮多毫,光华金黄鲜润;冲泡之后,茶汤深黄显褐,有高嫩的焦香,滋味浓重、醇和。黄茶的明显特性是黄叶黄汤。那么,黄茶怎么冲泡好喝?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下正确冲泡黄茶的方法。
黄茶怎么冲泡好喝?正确冲泡黄茶的方法
一、传统的黄茶冲泡方法
步骤1、准备茶具,冲泡黄茶,建议选用透明玻璃杯或盖碗。用温水清洗茶具,同时还能起到温杯的作用。
步骤2、根据1:50的比例,量取适量的黄茶,放到茶杯里。
步骤3、往茶杯里倒入少许85-90度左右的开水,以没过茶叶为宜,浸润一下黄茶叶。
步骤4、继续往茶杯里注入85-90度左右的沸水,至杯子的七八分满即可。浸泡大约30秒即可品饮。
二、简易的黄茶冲泡方法
取5-8克左右的黄茶叶,放到茶壶里,加入少许85-90度左右的开水,浸泡大约30秒。然后再注入适量沸水,闷泡大约120秒即可饮用。饮用后留三分之一茶壶的水量,续水进行第二泡。
黄茶冲泡注意事项:
冲泡黄茶时,应注意控制茶叶量,避免冲泡出来的茶汤过浓或过淡。同时需要用85-90度左右的沸水冲泡,才能更好的唤醒黄茶的茶性。
黄茶怎么冲泡好喝?正确冲泡黄茶的方法
喝黄茶有哪些禁忌?
1、黄茶归于轻发酵茶,制造工艺近似绿茶,富含很多的茶碱、茶多酚等成分,能影响胃部的活动,因而胃部不适者不适宜饮用。
2、黄茶中富含鞣酸成分,会影响身体对铁的吸收,因而孕妈妈不适宜饮用黄茶,不然可能形成胎儿缺铁。
此外,缺铁性贫血者、神经衰弱者、泌尿系结石者、肝功能不良者、便秘者、心脏病者、醉酒者、哺乳期妇女等人群都是不可饮用黄茶的。
标签:康三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