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黄汤是什么茶 平阳黄汤茶
1、平阳黄汤是黄茶,微发酵,性寒,主产于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平阳黄汤是选用平阳特早茶或当地群体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闷黄、干燥等工序制成,其成品茶具有干茶金黄、汤色杏黄、叶底嫩黄的三黄特征。
2、平阳黄汤茶创制于清代,清乾隆期间被列为皇家贡品,已有200多年历史。
3、平阳黄汤茶主要产于浙南平阳县水头、昆阳、南雁等地,品质以平阳北港的南雁荡山脉朝阳山区所产为最佳。
4、朝阳山最高海拔近700米,一年之中有三分之二是雨雾天气,水源充沛,峰峦连绵。春夏季湖水蒸发,云雾弥漫,岛上树木丛生,自然环境适宜茶树生长,山地遍布茶园。
平阳黄汤是什么茶是绿茶,还是花茶?
平阳黄汤属于黄茶,微发酵,茶性寒凉,其产地为浙江温州。
平阳黄汤茶是选用平阳特早茶或当地群体种等茶树品种优质鲜叶为原料,以特定加工工艺精工细制而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产品。
其技艺纯熟,品质优异,风味独特,外形纤秀匀整,具有“干茶显黄,汤色杏黄、叶底嫩黄”的三黄特征。
关于“平阳黄汤”你了解多少?
茶园小坐茗柯香,品至怡然润肺肠。涤俗何须是龙井,平阳天韵有黄汤。
平阳黄汤是浙江的传统名茶,也被称为温州黄汤,于清乾隆年间被列为贡茶,可谓是年年进贡,岁岁来朝 !
据《清代贡茶研究》中记载:“浙江的贡茶中,数量最大的不是龙井茶,而是黄茶(即平阳黄汤),黄茶是作为清宫烹制奶茶的主要原料。
即便是在“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元代,黄茶也极受追捧。“玉杵和云舂素月,金刀带雨剪黄芽”。这是辽国皇族蒙古开国功臣耶律楚材的诗句。写的是在军帐外明朗的月光下,他用佩刀从黄茶饼上挑下些许小块,置入舂中捣碎研细的情况。
历代皇宫贵族爱黄芽,寻其究竟,自然有它的道理。 黄茶,象征着吉祥,为帝王将相所仰慕 。黄茶称谓,没有直接用皇帝的皇,其实也是有考究的。
在古代黄色是浩然大气,为历代帝王所专用,帝王之色,如天安门、故宫等所盖琉璃瓦均为黄色。黄色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代表色,也是汉族崇尚的颜色之一,是身世显赫荣华富贵的象征!中华传统文化中众多亮点都集中在一款茶色里,黄茶——黄芽的至尊可仰、可慕、可亲、可爱的饮用形象,已经是前无二至的了。
黄茶——黄芽的与经典神圣,还远不止这些记述。古代道士砌炉炼丹,日夜添柴拨火,炼七七四十九天,凝结出炉底的铅华丹砂,就是道家梦魅求之的“黄芽”。铅华即精华,精华之称,道家谓之“黄芽”。这不是巧合,是黄芽命名之初有意选定的名字。这款茶除了“黄芽”这个尊显的名字,古人似乎选不出更为适合她的称谓。
平阳黄汤。属于六大茶类黄茶中的黄小茶,具有“干茶显黄,汤色杏黄、叶底嫩黄”的“三黄”特征 ,与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黄芽并称中国四大传统黄茶。其外形条索细紧,色泽黄绿,汤色杏黄明亮,香气清芬高锐,滋味鲜醇爽口,叶底芽叶成朵匀齐。
黄茶的制作工艺与绿茶接近,只是多了一道闷黄的工序 ,其品质特征是黄汤黄叶,香气清锐,味厚爽口。对于很多不熟悉黄茶的人来说,黄汤黄叶的特征经常会被认为黄茶是做坏了或放久了的绿茶。
事实上,黄茶需闷,属于“沤茶”,在沤的过程中产生大量消化酶,对脾胃有好处。 常饮黄茶,有保护脾胃、提高食欲、提神益思、延缓衰老的功效 。
当茶芽顺着茶匙倾入盖碗,在白瓷的映衬之下显得绿中带黄,黄中烁金。茶汤透着嫩玉米般的甜香。茶汤入口,既有绿茶的鲜甘,回味却更绵长醇厚。
黄汤拉面的配方是什么?
拉面汤料的基本配制方法如下:
一、煮肉时调料配方为:干姜片20%,花椒18%,小茴香12%,草果、肉桂各10%,胡椒9%,三奈、肉蔻5%,良姜、香茅草各4%,荜拨3%。其中煮肉料与汤的投放比例约为0.5-0.7%。
二、调汤料的配比为:干姜粉28%,花椒粉25%,胡椒粉20%,草果粉15%,桂子粉12%。其中调汤料与汤的投放比例约为0.3-0.4%。
三、盐与汤的比例为:1.4—1.5%。
四、鲜姜汁、大蒜汁与汤的比例投放比例为:0.1-0.2%。在调好的汤中加入鲜姜汁和大蒜汁(两者各占50%)味道更加鲜美。
五、味精与汤(水)的比例为:02-04%。
六、拉面辣椒油的炸制比例及油温:
1.油与辣椒面的比例为20%(500克油加入100克辣椒面)。
2.投放辣椒面时油温控制在175 C,25千克以上可控制在170-175C。
又
90斤开水熬的骨头汤,加肉汤17.5斤,两样汤放在一起搅拌均匀,放入调料水5斤蒜泥多半勺,姜沫少半勺,味精6两,鸡精2两,精盐尝着放,白糖2两,蒜和姜捣碎,放在缸中,味精精盐要用开水溶解后加入在汤中,糖也要用开水溶解后加入。注:调味料水可以根据本地的味道加,吃调料重的多加这种调料水,吃料轻的则少加。
标签:平阳黄汤加工配方